合成制药生产过程中废水来源广泛,各工序排放的废水在污染物种类、浓度及毒性上差异显著,整体呈现高污染、高毒性、难降解和水质波动剧烈的特点。下面漓源环保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合成制药生产废水的来源。
化学合成是废水产生集中的环节,涉及多步有机反应,如缩合、取代、还原、氧化等,反应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机溶剂(如甲醇、乙醇、丙酮、二氯甲烷、四氢呋喃、苯类等)、酸碱试剂及催化剂,产生的反应母液、蒸馏残液和洗涤水中含有未反应的原料、中间体、副产物及目标产物残留,导致废水COD高,通常可达数万mg/L,且部分成分具有生物毒性或致癌性,可生化性差,对微生物有强烈抑制作用。
精制与纯化工序在结晶、萃取、重结晶、过滤和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清洗废水,虽然水量相对较小,但有机物浓度高,常含有高浓度残留溶剂和活性成分,pH波动大,酸碱性强,若未单独收集处理,直接混入主系统,易对后续处理造成冲击。萃取过程使用的有机溶剂若回收不完全,会随废水排出,进一步增加处理难度和环境风险。提取与分离环节在固液分离、离心、膜过滤等操作中产生含悬浮物和细小颗粒的废水,可能夹带未完全反应的原料或产品,若不及时拦截,易造成管道堵塞和后续系统负荷增加。
制剂车间主要进行片剂、胶囊或粉针的配制、灌装和清洗,排水以设备冲洗水为主,COD相对较低,但可能含有微量活性药物成分,存在潜在生态风险,需防止其进入环境引发耐药性或生物累积问题。实验室研发与小试阶段产生的废液虽然水量少,但成分复杂、浓度高、批次差异大,常含有多种未知有机物、重金属催化剂或剧毒试剂,若管理不善,直接排入合成制药生产废水处理系统,可能严重破坏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性。
此外,整个生产过程多为间歇式操作,排水集中在生产班次结束后的清洗阶段,短时间内水量和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,形成明显的冲击负荷,对处理设施的缓冲能力和抗冲击性能提出高要求。
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化工行业废水治理19年,能根据企业实际排水情况量身定制污水处理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实现环保合规与绿色可持续发展。如果您也有合成制药生产废水处理的需求,欢迎咨询漓源环保工程师。漓源环保工程师联系电话:辛工:13580340580 张工:136004660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