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药废水案例

废水处理项目概况

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具有30年历史的番禺市桥制药厂。致力于投入新产品开发及发展海外市场;同时也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进程,引进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,用于产品生产和新药研究。
企业建设初期便配备有污水处理系统,用于处理生产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。由于生产工艺变化导致生产废水水质变化较大、当时污水处理工艺限制、设备年久老化等原因,目前的污水处理站已不太能满足废水处理要求,急需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经处理后废水执行当地污水管网纳管标准。

建设规模及设计进出水标准

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,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,设计污水处理站综合处理能力为120m3/d,设计本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进污水站的原水水质指标如下表:
COD    6000 (mg/L)
BOD5   1800mg/L 
SS     150 (mg/L) 
氨氮   40(mg/L)
总氮   50(mg/L)
总磷   8 (mg/L)
色度  32(mg/L)
根据该制药企业要求规划,废水经处理后出水的排放标准执行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》GB/T31962-2015表1中A级标准,具体设计出水水质如下:
pH     6.5~9.5
COD     500 mg/L
BOD5    350mg/L 
SS     40 mg/L 
氨氮   45mg/L 
总氮  70mg/L
总磷   8mg/L

项目采用的处理工艺及建造方式

根据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,以及漓源环保类似制药污水处理项目经验,对水质进行预估,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。调整后处理工艺流程为:“格栅/集水井+调节池+混凝反应池+初沉池+厌氧调节池+复合厌氧反应塔+多级好氧生化池+二沉池+达标排放”。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、投资低、运行费用低、运行稳定等优点,可确保出水稳定,长期达到排放标准。

工艺流程说明

废水收集后,先经过格栅井,去除较大体积的固体污染物后进入集水池,再用泵输送至后端调节池,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,由提升泵输送至后端混凝反应池。
在混凝反应池中投加混凝剂、絮凝剂进行混凝反应,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在该反应中凝聚,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凝剂具有强烈的吸附架桥作用,和胶体生成容易沉淀的矾花,携带部分有机物在沉淀池中沉至池底,经过排泥泵输送到污泥池,从而达到去除SS、COD的目的。上清液用泵抽至厌氧调节池。
在厌氧调节池中对废水温度进行调节,使废水水质达到厌氧污泥反应床要求的各个条件,通过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复合厌氧反应塔。
废水在进入复合厌氧反应塔中与厌氧颗粒污泥得以充分接触,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后的厌氧消化液排入厌氧配套的流量精密分配器。在分配器中,对废水进行分流,含有厌氧系统污泥的废水分流至厌氧调节池,并回流至厌氧内部系统,另一部分上清液自流入后端的多级好氧生化池。
好氧生化工艺是目前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的处理方法,通过好氧生化反应,去除污水中的COD、氨氮等污染物。
好氧生化池出水进入二沉池,利用重分离大部分悬浮颗粒、细菌、藻类,保证了出水悬浮物达到排放标准。
初沉池、二沉池污泥排放到污泥池,经过污泥浓缩后,由污泥泵输送到污泥脱水系统进行脱水。

实际运行效果

康和药业污水处理系统经升级改造后,处理能力得到大大提高,目前已稳定运行半年多,出水稳定达标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

工程现场

康和药业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升级